- A+
最近微博上有一个话题:“你是如何被妈妈逼叛逆的?”
其中一条高赞的评论说:
“本来打算做点事,一被说立马没心情了。”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有时候是不能说,说多了孩子会更叛逆。那面对叛逆的孩子,父母又应该怎么办呢?

千万别对孩子用力过猛
有这么一句话:“教育上操之过急,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电视剧《少年派》中的林妙妙,是一个非常聪明很有理想但又非常叛逆的学生,日常喜欢玩直播。
有一次妈妈为了让林妙妙的心思回到学习上,直接找到这个传媒公司的老板封了林妙妙的直播账号。
将直播看得比高考还重的林妙妙,直接选择以跳楼的方式向母亲抵抗。
很显然,王胜男的出发点只是让孩子认真学习,却由于自己的做法彻底断送了林妙妙的事业,彻底激怒了本来处于叛逆中的林妙妙。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若方式用力过猛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叛逆。
确实如此,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本来主观意识特别强,此时若采用过猛的教育方式,会彻底让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信任,甚至会摧残孩子的心理成长。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孩子处于叛逆期时,行为不受控制,自我意识特别强。
知乎上有一位网友这样吐槽:“睡觉时被嫌弃,看手机被嫌弃,宅在家里被嫌弃,起晚被嫌弃,不做家务被嫌弃,总之各种嫌弃。”
父母的用心良苦,有时候却变成了孩子们心中“嫌弃”。
换个角度想,当孩子处于叛逆时期,经常被父母唠叨和批评,他们内心是十分抵触的,甚至表现出反感愤怒的情绪。
作为家长,当遇到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时,先不要急着去批评孩子,也不要急着去唠叨孩子。
杨澜曾经说过:“教育,千万别对孩子用力过猛!”
孩子越是叛逆,我们越需要有耐心,以温和平静来化解孩子的叛逆。
把孩子当朋友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在孩子不愿自己检查作业时,并没有马上责骂,而是跟他讲:“那我们看看从作业中能否抓到魔兽,一个错别字就是一个魔兽。”
当听到可以玩“抓魔兽”游戏时,孩子充满好奇心,慢慢地也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
孩子正在处于叛逆期,需要戒急戒躁,放下日常家长的架势,与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
这种平等就是把孩子当“朋友”,用温和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孟子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作为一名有德行的长辈,有时候需要像孩子那样简单纯粹。
在叛逆的孩子面前,家长更需要持有一简单的心,让孩子从父母身上感受尊重,感受到平等。
跟孩子聊聊天,给孩子多一些支持和鼓励,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孩子才会从叛逆阶段中快速成长。
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回忆小时候母亲跟他的沟通。
母亲曾经问他:“你有什么梦想?”他回答:“我想要跳到月亮上去。”
母亲听了之后,并没有觉得孩子天真幼稚,就说了一句话:“好啊,但是,可别忘记回来哦!”
母亲与自己心与心的交流,成为阿姆斯特朗成长中最大的激励。若干年之后,阿姆斯特朗成功登上了月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要始终将孩子放在一个平等位置,特别是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换位思考,要学会理解成长期孩子的天真烂漫。
处于成长叛逆期的孩子,他也许有一些想法比较简单,但是我们要应该以朋友的角色去引导孩子。
跟孩子做朋友,就是学着理解尊重孩子,像朋友一样倾听他们的想法,才能真实了解他们。这有助于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父母跟孩子做朋友,本质上是一种朋友般的支持和鼓励。
学会尊重孩子
前几日,一个朋友在微信分享:“最近我拜自己儿子为师。”
原来是这位朋友单位举办辩论赛,她作为正方辩手在找资料。最后她想到了自己叛逆但是非常聪明的儿子,她虚心向自己儿子请教。
她的儿子非常乐意地教她应该收集什么资料,应该从哪些角度去反驳对方。这次之后,本来叛逆不爱学习的儿子每天回家第一时间会看作文选。
站在孩子的角度,当妈妈主动请教自己时,说明自己得到妈妈的认可,这让孩子骨子里的自信心瞬间“爆发”。一个再叛逆的孩子,他也会在如此母性温柔的感化下学会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用放大镜去放大孩子的身上的优点。
当电脑系统坏了,可以请教平时非常叛逆沉迷游戏却精通电脑的儿子。
当自己正愁着要策划年终晚会,没准那个整天追星不顾学习的女儿能帮到你。
《向孩子学习》提到:“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的同时,促进自我成长。”
一位教育专家提到:有一次看到自己的儿子在看NBA篮球赛不学习时,自己说了句:“你打篮球又不厉害,干嘛整天看篮球赛?学习一塌糊涂。”
当时儿子发很大脾气,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哭,扬言要以绝食一天。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长像这位教育专家一样,当看到孩子叛逆的时候,直接泼冷水。
孩子只要有点调皮,成绩有点下降,在自己看来变得一无是处。
假若家长总是整天盯着孩子的缺点,而不会发现孩子的“美”,这是十分不尊重孩子的行为。
时金林曾说过:“换一种眼光看孩子,你将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增长点。”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需要的是鼓励和认可,更需要我们的尊重。
如果你从来不去赞美孩子,这样是没办法教育孩子,反而会增加孩子的自卑感。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教师”,多肯定,多理解孩子,才有助于让孩子找回学习的信心。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成长,似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话题。处在这个阶段的我们总是十分兴奋,十分叛逆,十分迷茫。”
想要让叛逆的孩子“认怂”,家长有时候要学会与孩子“斗智斗勇”。
当遇到叛逆的孩子在玩游戏时,先不要开口大骂,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请多一点温度。
当孩子成绩不好时,请先克制自己的情绪,多一份鼓励。当孩子早恋时候,不要急着说教,坐下来跟孩子谈谈心。
给孩子多一点的认可,多一点的包容,多一份的尊重,让孩子在叛逆的阶段依然能够发光发热。
文 / 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