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好文章作者:猫九姑娘非你不可。
学会为自己的未来买单
我曾经无数次的被问道:“你以后想做什么”,“什么时候结婚”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刚开始面对这些问题时还会认真回答,后来就转移话题或者干脆不回答。次数多了。就习惯了,习惯到麻木。

都说习惯是个很可怕的事情,真的是这样,我记得曾经一个小学同学,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她就已经谈了很久的恋爱,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她就结婚了,我还没毕业时,她就生下了第一个宝宝,我毕业的时候听说她怀了二胎。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是什么让她放弃了自己的未来去成就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前段时间听说她又要生三胎了,对此,我真的已经见怪不怪了,觉得关于她的什么消息都不奇怪了。她这种是属于全职家庭主妇类型。为了可以陪伴在父母的身边。
但其实现阶段更多的人选择留在上学的城市打拼,或去其他的一线二线城市工作,等到出人头地或定居在外把父母接过去一起生活。人为什么要工作要努力赚钱,说的直白一点为了吃饭。对。就是为了“吃饭”。
曾经在某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人为何一天非吃三餐不可?每个人吃饭时都表情严肃,用餐俨然如某种仪式:一家人须得每日三次,准时聚到一间幽暗的屋中,沉默着低头咀嚼饭食”。曾经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就是为了吃饭。
我似乎听过“民以食为天”却从未听过“人为钱而活”。也许走在街上随便问一些人“你活着为了什么”可能有些人会回答说“为了生存”“为了在社会上立足”但更多的人可能会回答说“为了给父母,给自己,给爱人,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和享受”。没错,是享受,试问一下,五块钱的苹果和八块钱的苹果哪个更好,毋庸置疑,当然是八块的,只有外出拼搏才可能在未来的日子给他们买更好的物品,给予更好的物质和精神享受。
所以说,现在很多人一年可能只有过年时才能回家陪伴父母几天,甚至有两三年没有回过家的人大有人在,那么,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不愿意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吗?不是的,是为了将来可以更好的更长久的在一起。
当你有能力在你所工作的城市立足时,接来父母和自己一起生活。用五年、十年的时间换来一家人在一起十年、二十年,值得吗?很多人都会思考这个问题,我也在思考,但好像没有值不值得,只有想不想,能不能而已。
愿所有在外打拼的年轻人都能实现自己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