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满惊喜。某天,忽然发现孩子会走路了,爸爸妈妈开心得连孩子上大学的样子都想好了……
有开心也有担忧,宝宝活动力强了,摸到脏东西怎么办?跑来跑去,横冲直撞不安全怎么办?

如何看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自由又安全地探索这个世界?先来了解下,不同阶段的小孩子都有哪些好奇心宝宝的表现。
一边成长
一边好奇地探索
旺盛的好奇心可以培养宝宝的一些优秀品质。每个阶段的小宝贝都在用对应的行动能力,可爱地探索这个世界。一些典型的好奇探索行为有:
1~3月龄,看爸爸妈妈的脸、吮吸手指
这个时候宝宝的重点更多还是在妈妈身上。满月之后的宝宝开始出现了一些探索的苗头,喜欢看爸爸妈妈的脸,吮吸手指。
4~8月龄,开始抓物,随后放到嘴里
4个月以后,宝宝看得更清楚,双手可以抓物品了,大冒险就开始了。
这个阶段的宝宝喜欢抓起物品、摇晃、啃咬,这些「捣蛋」行为,其实是宝宝在感受不同事物以及自己的把控力。
8~12月龄,到处爬行,推开物品
这个月龄的宝宝运动能力更强,会把障碍物推倒,并主动爬向感兴趣的地方,并学着根据意愿控制物体,比如:尝试推纸箱。
12~18月龄,打开所有的盒子,拆开、摔打物品
12月龄之后,孩子会有更多的探索行为,去了解事物的性质,比如孩子会摔打玩具,踢倒玩具,去听不同行为发出的不同的声音。
成长过程里的小捣蛋鬼,没少让妈妈心累。但是孩子这些探索行为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1.刺激大脑发育
生命初期,孩子自发的探索世界可以促进自己认知发展,刺激大脑发育。好奇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感受世界,帮助大脑不断构筑对规则的认知。
2.帮助运动协调发展
好奇心带来的探索行为,涉及到大肌肉群和精细运动群,包括本体感觉、平衡能力、肌肉控制等方方面面。这样的活动对掌控身体是非常好的锻炼。
除了在幼儿时期帮助宝宝更好地成长之外,好奇心对儿童乃至青少年都有益处。
2011年英国一项包括5万名学生的综合统计研究表明,好奇心得到呵护的孩子会有更好的学业表现,这种益处至少持续到14周岁[1]。
别吓跑了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重要,又很容易被扼杀,需要家长专门呵护。如果不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可能一不小心就吓跑了宝宝的好奇萌芽。
典型的吓孩子的行为:「不要碰!有大灰狼!有妖怪!」
孩子的探索行为可能会让家里变得乱糟糟的,在成年人看来可能是刻意的「使坏」。有的家长为了减少工作量,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恐吓」孩子。
但是由于孩子分不清想象和现实,一句「有妖怪」会造成孩子很久的困扰和恐惧。责骂和体罚孩子更会吓跑好奇心。
常吓孩子,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让孩子充满恐惧,随后畏缩不前,失去安全感。当孩子感觉到恐慌和焦虑的时候就会放弃探索行为,对外界的好奇心会骤减。
过度保护也是一种束缚
很多妈妈容易给予孩子过多的看护,典型的行为:「呀,这里脏,不要碰。」
然后,把所有宝宝要玩的东西收起来。
因为,宝宝可能想要玩的东西和大人想象的玩具不一样:孩子可能会一直撕咬包装,到处吐口水;吃饭的时候不老实,会把饭盆摔到地上,用脚踩饭粒,踩得到处都是;到处乱爬,还愿意去摸摸电门,玩弄开关。这种画风的宝宝会让妈妈崩溃。为了减少这样恐怖的事情发生,家长可能会把宝宝放到空空的围栏里求清净。
过度保护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孩子年龄小,无法判断危险,的确需要家长帮助分辨玩耍的对象,避免意外的发生。
但如果过度的保护,过于严苛地限制孩子接触的事物,可能会让孩子失去自主探索的欲望。当孩子多次尝试想玩耍某一件事物而得不到时,孩子下次可能不会主动地去探索了。
如何引导孩子保持好奇心?
引导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是一门学问,建议妈妈们可以这么做:
1.构建「刺激-反应-反馈」的闭环,培养宝宝探索的安全感
宝宝的探索欲离不开家长的爱与支持。
家长可以尝试用不同质地的物体给宝宝营造刺激,创造一些互动。与此同时,需要观察辨识宝宝的反应,给予及时的反馈。这就构成了某种「刺激-反应-反馈」的闭环,对宝宝安全感的建立很有帮助。
比如常跟孩子玩儿的挠痒痒游戏,可以不单纯借助手指,采用不同物质,像羽毛、不同布料等等,给予孩子不同的刺激来源。其次,需要观察孩子的反应,一直挠下去让孩子笑到喘不过气这类行为并不可取,需要适度。陪孩子一起笑或是把孩子抱在怀里等都可能是更好的反馈方式。
家长积极正确地回应,可以更好地构筑探索世界的安全感,有助促进宝宝好奇心的成长。
2.让孩子掌控节奏,了解孩子的兴趣点
不同孩子的兴奋点不一样,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在哪里,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好奇心。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喜欢瓶盖,那么可以让孩子多接触瓶盖,给孩子准备不同颜色的瓶盖。把家里的瓶盖都收集起来给孩子,问孩子关于瓶盖的问题,让孩子想怎么用瓶盖玩耍(当然,要避免过小的或者金属类的瓶盖,避免宝宝吞咽或者划伤)。
3.允许孩子弄得一团糟
不要因为探索过程导致的乱糟糟而生气,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把脏乱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比如想让孩子尝试画画,那么就不要穿崭新的衣物,穿围裙或者好洗的旧衣物就是不错的主意。
提前预判脏乱的程度,也可以避免家长情绪失控。切记,对着孩子爆吼是一定要避免的。
4.营造安全的探索环境
孩子对危险的预判不足,所以一定要做好安全的措施,让宝宝可以自由自在的探索:
有害物质比如:电池、洁厕剂、洗洁精,要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电插座要有安全保护避免孩子触电;
保护尖锐家具边缘,防止孩子撞到;
高的柜子要固定在墙上;
阳台和窗户要做封闭,避免摔伤;
不要给幼儿细小物品,避免误服。
另外,孩子喜欢在地板上、地毯上玩儿,要做好家里的卫生工作,减少灰尘、病菌对孩子身体的危害。营造健康、安全又自由的探索环境,让宝宝可以自主探索。
文章作者:李昕